靓丽橙
天空蓝
忧郁紫
玛瑙红
炫酷黑
深卡色
黎明
收起
下载APP
首页> 国际>

正文

一体化合并加速释放研产销竞争优势,“入通”或为东阳光长江药业(01558)估值跃迁起点

2024-06-20 22:08:00来源:网络
责任编辑:第一黄金网
摘要
手握“流感药王”进入港股通的几率陡增,东阳光长江药业(01558)股价反弹在即?据APP了解,截至6月19日,距离港股通

手握“流感药王”进入港股通的几率陡增,东阳光长江药业(01558)股价反弹在即?

据APP了解,截至6月19日,距离港股通最新一轮调整考察期结束不足7个交易日,而东阳光长江药业凭借稳定的市值,有望在最新一次调整中进入港股通名单。

从当前公司股价情况来看,今年5月以来,东阳光长江药业的股价已随港股创新药板块波动调整到位,PE估值处在明显历史低位。但实际上参考公司此前披露的2023年年报以及近期的发展动向,东阳光长江药业在商业化层面拥有极强的造血优势,在“流感药王”可威以及丰富后续产品线带动下,公司基本面出现明显的稳中向好趋势。

更为重磅的是,东阳光长江药业即将与广东东阳光药业完成一体化合并,成为一家集研产销于一体的综合性制药公司,后续进入港股通后,公司有望凭借稳健基本面以及相对较低的估值获南向资金抢筹,股价反弹在望,而这也将成为其开启新一轮估值跃迁的起点。

市值稳定,迈入港股通可能性放大

对于上市企业来说,流动性对市值支撑的关键程度不言而喻。而在港股市场,进入港股通则是吸引内地资金青睐、增加流动性的最重要途径,尤其对增长潜力大的创新药企更是如此。

对于东阳光长江药业而言,2021年10月至今,公司股价整体稳步走高,累计涨幅达到149.18%,目前公司港股流通市值为59.95亿港元。

按照港股通既定逻辑,恒生综合指数每年都会在固定的两个时间点——即6月30日和12月31日进行定期检讨。截至6月19日,距离港股通最新一轮调整考察期结束仅11天时间。据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6月19日,港股上市公司要想进入港股通,其检讨期内港股平均月末流通市值门槛大约为57.39亿港元。

根据APP计算,东阳光长江药业在此次检讨期内前11个月港股平均月末市值为59.61亿港元,显著高于目前的“入通门槛”,因此只要公司6月末市值维持在60亿港元附近,便有极大的机会利用“630”时间节点纳入港股通名单。

与此同时,该公司在技术面上进入“MACD金叉”阶段,股价有呈向上趋势,市值稳定有望。即便以流通性测试计算,公司在此次检讨期内的近6个月,月均换手率为0.28%且每月换手率均高于0.05%,同样达到了港股通纳入的流动性要求。

也就是说,目前的东阳光长江药业无论在流通市值还是流动性方面均已触及入通门槛,今年月底的定期检讨将有极大概率被纳入港股通名单。

通常来说,港股上市公司被纳入港股通也意味着得到了权威认证。要想进入港股通,需要具备“市值、业绩、流动性”等诸多要求。市场上也一直存在“进入港股通公司等于优质公司”的说法。然而对诸如东阳光长江药业这类优质企业而言,更重要的在于进入港股通能够对企业的流动性起到较大改善作用。

以去年12月底的定期检讨结果为例,港股通标的名单调整于今年3月4日正式生效,数据显示,此次新纳入的22只股票3月4日的成交额较纳入前(2024年初至2024年3月1日的日均成交额)大幅上升439%。其中,医药板块优质企业,如药明合联和科伦博泰生物-B等股价涨幅居前,且成交量明显放大。从经纪席位亦可以看到,中投信息(沪港通)、创盈服务(深港通)等为相关股票主要买盘,也从侧面印证了港股通改善流动性的重要作用。

研产销全面推进,差异化创新迎来收获期

实际上,之所以在此关键时间节点积极推动东阳光长江药业“入通”,是为东阳光药一体化合并后加速内在价值释放做好铺垫。

2022年初,东阳光集团提出了未来五年的发展战略规划和目标。其中对医药资产的规划在于聚焦感染、慢病、肿瘤三大领域。而踏出这一步的关键便是进一步强化公司研产销一体化优势。

据APP了解,东阳光集团目前主要覆盖电子新材料、生物医药及健康养生三大行业,其中广东东阳光药业是东阳光集团在生物医药领域的关键子系统,同样是东阳光长江药业的控股股东,旗下的业务除了面向国内制剂业务的东阳光长江药业外,还包括手握重磅创新研发能力的东阳光药研究院及面向国外市场的医药业务。

在东阳光集团的规划中,战略聚焦将是下一阶段发展的关键核心。为此,其医药产业将不再延续过去创新研发与产销独立的业务布局,而是选择推动广东东阳光药业与东阳光长江药业合并。

整合之后,新上市公司将结合广东东阳光药业药品研发及国外销售优势与东阳光长江药业的国内销售优势,成为一家集研产销于一体的综合性制药公司,进一步发挥规模效应及协同优势。

实际上,“练好内功”也是东阳光药实现战略聚焦的重要一环。通过整合研产销一体化新平台,东阳光药也将有更强的能力实现非线性爆发式增长。

从研发管线中可以看到,在技术优势转化市场优势的逻辑下,东阳光药有望持续在产品管线上取得商业化优势的根本,在于拥有较大的体系化研发优势。

目前东阳光药拥有一支超过1200人的专业及跨学科研发团队,公司核心研发团队拥有丰富的经验及专业知识,拥有涵盖药品开发生命周期不同阶段的研发经验和企业运营管理经验。在强劲的研发团队带动下,公司构建了一套包括靶点验证、早期发现、药学研究、药理毒理评价、临床研究及产业化等在内的覆盖大小分子药物完整生命周期的自主研发平台。

依托该研发平台,东阳光药研发管线内共有超过100个在研药物,涵盖感染、慢病、肿瘤等疾病领域,其中10个已进入临床II、III期等中后期临床阶段;4个1类新药的I期临床已在美国和澳大利亚完成,2个获得FDA孤儿药资格认定。截至目前,公司共申请2300多项发明专利,其中境外880项。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2014-2023年公司的中国专利公开数量、授权公告数量在国内医药企业中排名第一。

以公司抗肿瘤管线中核心产品——治疗急性髓性白血病新药克立福替尼为例,按市面公开信息可以看到,其作为目前国产进展最快的第二代高选择性FLT3抑制剂,若进展顺利,完全是领先其他竞品几个身位,极有可能“独享”市场。

值得一提的是,东阳光药预计将在2026年前后完成多个新药的上市申报,而丰富的研发管线陆续兑现也将公司业绩带来新的增长点。

除了深耕多领域原研创新外,东阳光药为解决创新药研发面临的技术难度大、研发风险高和研发周期长等难题,还与华为等企业达成了战略合作,搭建了AI平台技术,通过构建AIDD平台能力,利用AI赋能研发。公司已成功通过AI辅助快速获得的候选分子HEC169584,预计将在今年下半年申请临床,助力公司在NASH适应症领域实现治疗突破。此外,东阳光药持续进行技术平台迭代优化,布局了溶瘤病毒、CART、小核酸、PROTAC、ADC等创新技术,极大赋能创新药研发。

在生产端,东阳光药凭借成熟的质量管理体系与充足的产能,保障研发管线快速兑现,也是有别于其他创新医药企业的关键优势。东阳光药作为国内少数拥有从原料药到制剂的完整生产线的医药公司,目前拥有业内领先的化学药固体制剂和生物药生产工厂,以及全系列胰岛素产品生产基地和全球最大的奥司他韦生产基地,并获得中美欧地区多重GMP认证。凭借符合国际质量标准的规模化生产能力,东阳光药得以持续向市场提供高质量的医药产品。

在销售端,东阳光药拥有经验丰富的销售专业人士组成的营销团队,由1700多名专业销售人员组成的庞大销售及分销网络。目前其分销网络已覆盖国内覆盖32个省级行政区、近300个地级市的超过2400家三级医院以及超过8900家二级医院和超过6.5万家一级医院。而在全球范围内,东阳光药的销售网络覆盖包括美国、德国、英国和澳大利亚等在内的多个国家和地区,与国际知名药企长期销售合作,并实现70个品种药物的海外获批。

目前,强劲的海内外渗透力和销售实力已得到市场验证和认可,这也将在今后为克立福替尼等获批新药打开销售空间提供强有力的保障,进而为合并后的东阳光药中长期增添较强的收入增长确定性,带动其估值进一步走高。

挖掘核心品种市场潜力,稳步夯实基本盘

让我们将视野带回到合并前的东阳光长江药业,创新医药投资的重要逻辑,除了研判公司对创新研发的投入力度,还在于观察公司研发成果高效转化后的市场占有能力。此次东阳光长江药业之所以有望顺利“入通”,其根本在于公司基本面稳健。

根据东阳光长江药业此前披露的2023年财报,公司报告期内录得营收62.95亿元,同比增加68.08%;属于公司权益持有人的溢利及全面收益总额约为19.93亿元,同比大幅增加2501.23%,显示出其在商业化层面极强的造血优势。

公司之所以在2023实现收入和利润齐增,首先就得益于其在产销一体化优势的驱动下,核心产品爆发的强劲增长动能。

实际上,商业化成功的背后其实是各大创新医药企业在规模化生产、质量控制以及市场销售上的“体系化竞争”胜利。作为东阳光长江药业的核心产品,奥司他韦(可威)实现销售额55.1亿元,同比增长78.15%。

其表现优异的关键在于,其能够根据市场动态灵活地在药品生产及销售全周期阶段,实行合理的产销安排并专注于竞争格局良好且价格不敏感的儿童药市场,在扩大可威市场可及性的同时,进一步夯实了公司在抗感染及儿科优势,稳固了自身护城河。

而面对集采,在市场支付能力趋于一致的情况下,东阳光长江药业凭借上文提到的强大的销售基础和深入的基层覆盖,实现了销售的“拓面下沉”。

当下仿制药集采已成为东阳光药高速增长的业务板块。目前东阳光药累积21款药物中标全国药品集中采购,包括5款胰岛素产品,集中在全身用抗感染药物、消化系统及代谢药物、神经系统药物和心脑血管系统药物等多个治疗领域。此外,包括多款改良型新药也已处于I、II期临床阶段,成为公司破局后集采时代的关键。

此外,东阳光药一直以来都以“内外兼修”作为公司发展导向,除了深入开发自主管线外,在对外合作层面同样卓有建树。据悉自2021年起,公司已完成多个产品的对外授权,积极推动“内部项目走出去”。

一体化之后的展望

通过上述对东阳光集团医药资产以及东阳光长江药业的分析解读,投资者不难看到,东阳光集团的内部医药体系具有自主研发体系及未来丰富的商业化产品。未来一体化完成后,其专注适应症领域全球市场规模有望超千亿,依托强大研产销体系,公司有望成为千亿市值规模医药龙头企业。

从二级市场估值层面看,参考港股可比公司如翰森制药、中国生物制药等公司PE水平,按20倍市盈率估算,预计东阳光药港股IPO市值可超400亿。

从经营层面来看,一方面,东阳光药经整合后,将彻底理顺集团内部医药资产的业务架构,进而实现销售管道及生产协同,打通境内外销售管道,共享供应链体系及生产制造基地,从而实现规模经济。

在业绩层面,由于一体化大幅减少关联交易且无同业竞争限制,东阳光药能够实现缩短业务决策流程,提升整体业务表现。而借助国内制剂销售充足现金流支撑,在研药品管线进度也将进一步加速,使得公司产品结构也将更具竞争优势,由此带来的全方位和深层次的产业协同效应得以进一步投射至合并后的公司财报上,为东阳光药未来的价值曲线提升添上新的坐标点。


更多资讯可关注第一黄金网微信公众号
更多精彩财经资讯,点击这里下载第一黄金网APP
31 收藏


    相关阅读

    导航

    本站郑重声明:第一黄金网中的操作建议仅代表第三方观点与本平台无关,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据此交易,风险自担。

    ICP备案:晋ICP备2020008528号-2